自主品牌摩拳擦掌 搶食政府采購千億蛋糕
在今年,自主品牌汽車生存環境的惡化成了一個各方關注的話題,在大市場環境中,各項國內政策補貼和扶持的縮減,讓國內很多自主品牌在今年年底無法交上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然而對于政府采購的公務車市場來說,似乎政策正在向著自主品牌傾斜,根據這份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公務車改革《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簡稱《辦法》)的出臺,搶占這片市場,似乎成了未來國內自主品牌的一個重要戰略。 自主品牌行動 隨著《辦法》的出臺,國內各大自主品牌企業似乎看到了一塊很廣闊的市場。最新出臺的《辦法》規定,將一般公務用車采購標準由2.0升排量、25萬元以下的標準,下調至1.8升排量、18萬元以內(簡稱雙18)。 上海汽車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蔣峻表示:“新政對于小排量和節能環保車的支持,給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幾乎所有的自主品牌企業,在《辦法》出臺前,就摩拳擦掌開始準備。拿上汽來說,在目前已經上市的產品序列里,幾乎所有的產品都能滿足新政的要求。蔣峻表示道,比如榮威750(配置 圖庫 口碑 論壇 4S店),原來就是很多地方的政府采購目標,而現在,新標準實行的時候,它仍然符合新標準。 除此之外,廣汽傳祺(配置 圖庫 口碑 論壇)定位在10.98萬到17.98萬,滿足國家公務車采購的新標準。華晨新推出的H530也是一款滿足標準的車型。此外還有奇瑞瑞麟G5、江淮賓悅(配置 圖庫 口碑 論壇)、吉利帝豪等車型,按照各個自主品牌廠家排出的計劃,這些車都將公務用車作為重要進入的市場。 其實在此前,自主品牌在政府采購領域的份額一直都不高。根據統計,2008年中國政府采購汽車金額已攀升至800億元,占總采購規模的14%。而且,中國政府采購汽車金額平均每年超過100億元的增速,如此計算,目前這塊蛋糕幾乎可以以千億計算。然而如此大的市場蛋糕,卻90%被合資企業占領。 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金弋波告訴記者:“這些年,在政府采購的自主品牌汽車中,奇瑞算是比較多的,但每年三四千輛,不到公車采購總量的3%。” 自主品牌車企還寄望于通過公務市場帶動其他市場份額的提升。 “政府公務用車的選擇對于大眾消費者有很強的示范作用,將帶動商用車和私家車市場的發展。”蔣峻稱。 合資自主謀動 新《辦法》的出臺,在給予自主品牌機會的同時,對于合資品牌顯然也有所抑制。 “在傳統的政府采購名單里,合資品牌的B級車一直都是主要采購車型。”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道。而現在,“雙18”的限制,幾乎將所有的合資B級車都淘汰出局。 對于放棄政府采購這塊市場,顯然并不是合資企業所愿意的。 隨著《辦法》出臺之后,一場合資企業針對其固有市場的保衛戰悄然打響,適應政策的車型立即推出。上海大眾此前在政府采購中市場份額超過25%。可能是一種巧合,就在新標準施行前后,上海大眾開發了18萬的1.8T新帕薩特(配置 圖庫 口碑 論壇)等多款新產品,以滿足政府采購市場需要。 除了車型改款,合資企業推出自主品牌似乎也成為了一個與國內自主品牌相競爭的手段。而這對于一些豪華品牌來說,更是顯得尤為重要。 就在今年11月底,寶馬在廣州車展上宣布,其已經考慮在國內推出自主品牌車型。“寶馬、奔馳、奧迪等豪華車,在原來的政府采購中也有著很大市場,特別是級別高一些的領導,都喜歡將豪華車作為公務車使用,而隨著‘雙18’的限制,這些豪華品牌顯然無論如何也不會進入標準之內。而如果他們推出各自的合資自主品牌,不僅可以依靠自身品牌價值開拓市場,同時產品價格還可以向下調整,滿足未來市場需求。”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道。 扶持力度還應加大 “支持自主品牌車發展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像美國的公務車都是清一色的美國車,不會有日本車、德國車。”金弋波說,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一汽車大國,我們的領導干部應該優先乘坐國產品牌汽車。 而蔣峻認為,新政的實施不該僅局限于政府部門,在部隊、武警、公檢法甚至國有企事業單位等公務、商務新車采購中都能夠體現向自主品牌汽車傾斜的條款,這對自主品牌更好地把握市場機會、擴大規模有莫大的幫助,是對自主品牌最大的支持。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表示,可以通過進一步降低公車購置標準來提高自主品牌進入公務用車的比例。他甚至建議將價格降至12萬元左右。“這個價位的汽車不僅可以滿足日常公務需求,而且到達這一價位,自主品牌車就可成為公車消費的主力。” 而一位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以前政府采購的標準是在整體汽車價格較高的時候定的,現在汽車價格已經下降很多,質量也有很大提升,1.6升左右、10多萬元的轎車也理應進入政府采購的“標準”。 |